丙酸型防霉剂由于其渗透能力强、防霉无死角,性价比高等特性,为延长饲料保质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饲料企业的广泛认可。市场上的丙酸型防霉剂无论是丙酸钠+丙酸或丙酸铵+丙酸,其起防霉作用的都是通过丙酸来实现的,所以总丙酸含量是衡量丙酸型防霉剂防霉效果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指标之一。饲料防霉剂产品有效成分的检测没有统一的国家检测标准,都是防霉剂企业根据自己公司的检测水平和对防霉剂的理解,做出了相应的企业标准,其检测方法差异很大。结合各企业的企业标准,归纳出丙酸型防霉剂产品对丙酸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丙酸盐(钠或铵)
1.高氯酸非水滴定:
检测的是有机酸盐或其它物质,最终按丙酸盐的分子量计算;在防霉剂常见原料中:甲酸铵、甲酸钙、双乙酸钠、丙酸钙、丙酸钠、丙酸铵、苯甲酸钠、山梨酸钾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测,只是最终计算时按照其对应的分子量来计算;
2. 凯氏定氮法:
检测的是丙酸铵中的氮,然后通过折算为丙酸铵,此种方法主要是原料中必须含有氮元素,常见原料中有:甲酸铵、丙酸铵。
二、总丙酸
1. 酸碱滴定法(产品中不含盐的产品):
滴定产品中的酸性物质,计算时按丙酸分子量来计算,防霉剂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丙酸、甲酸、乙酸、苯甲酸;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出来的是产品中的所有含丙酸根的物质,即最终起防霉作用的物质;防霉剂中常见的含丙酸根的物质有:丙酸、丙酸钠、丙酸铵、丙酸钙;
3. 酸碱滴定+高氯酸非水滴定:
按丙酸计的总酸性物质+按丙酸盐计的有机酸盐物质;
4.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氯酸非水滴定:
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出所有含丙酸根的物质,按丙酸计算,然后再加按丙酸盐计的有机酸盐物质。
三、游离丙酸(或丙酸)
1.酸碱滴定法:
检测的是产品中所有酸性物质(包括丙酸、甲酸、乙酸、磷酸等),计算时按丙酸的分子量来计算;
2.高效液相色谱法1:
先通过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检测出丙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出丙酸盐中丙酸的含量X1,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出的总丙酸含量X2,计算出丙酸含量X=X2-X1;
3.高效液相色谱法2:
通过标准中丙酸盐的含量,折算出其丙酸的含量X3,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出产品中的总丙酸含量X2,计算出丙酸的含量X=X2-X3;
4.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出来的是产品中的所有含丙酸根的物质。
我们通过以下两个配方来直接说明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
配方一
丙酸54、丙酸钠12、二氧化硅31、硫酸钠3;工艺:丙酸钠溶解于丙酸后,用二氧化硅吸附,加入硫酸钠混合均匀。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如下:
配方二
甲酸(85%)15、丙酸34、甲酸铵8、二氧化硅28、硫酸钠15;工艺:甲酸铵溶解于丙酸+甲酸溶液后,用二氧化硅吸附,加入硫酸钠混合均匀。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5个企业标准的检测方法检测的数据,我们进行如下的分析:
1.企业A的标准:同样的配方,检测结果是最低的(完全与配方设计中相应的成分对应),也就要求防霉剂厂家生产同样指标的防霉剂产品时,其投入的有效成分会更多;同时必须完全按照标准产品进行生产,如果其中参入其它原料,检测结果会更低(丙酸从34%降到24.6%),所以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会加入其它物质。
2.企业B的标准:其没有总丙酸的要求,其总丙酸的理论值只要有57.7%(10%的丙酸钠折算成丙酸只有7.7%)就可以满足标准了,相对投入的成本会更低;在加入其它有机酸盐的情况下,其丙酸含量会更低(丙酸从34%降到25.6%),所以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会加入其它物质。
3.企业C的标准:标准中只有总丙酸的含量要求,其丙酸与丙酸盐的比例和盐的种类没有要求,所以其组合和各成分含量可以发生变化,但保证了产品中总丙酸的含量,对产品的防霉效果起到了较好的保证;同时由于其采用的是高效液相来检测,加入其它物质,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所以其没有必要添加其它物质。
4.企业D的标准:其在计算总丙酸含量的时候,是把高效液相检测出来的丙酸再加上用高氯酸非水滴定检测出来的丙酸,如果我们用的是丙酸盐,那这部分丙酸就进行了两次计算,所以其检测结果会明显偏高(从63.3%升到72.6%);同时如果使用其它有机酸盐,根据其检测方法,同样可以计算为丙酸,则其检测结果也会明显偏高(从34%到45.6%)。
5.企业E的标准:其采用的方法都是滴定法,滴定的结果都是按照丙酸或丙酸盐来计算,无法避免其它物质的干扰,在加入其它物质时,其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理论值(总丙酸从34%升到了63.9%,丙酸从34%升到了54.5%)。
从以上两个配方做出的产品,根据各个企业的检测标准检测出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企业标准的检测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差异非常的大。相同的产品指标,如果我们用不同的企业标准去满足,实际中各企业在生产这个产品时投入的相关成分有很大的区别;市场上就会出现这样的产品,根据市场正常原料价格来计算产品的配方成本价格高于市场上该产品的成交价格。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如果只看其企业标准中标识的含量,而不关注其检测方法,我们选择的产品有可能与我们想要的产品有较大的出入。
在选择防霉剂时,根据我们的产品性质,确定防霉剂成分组合后,对于具体的产品,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其标识含量,更要关注其检测方法!!
—— End ——